“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承載起了崗位的使命?”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站在這里為大家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糧農為基,筑夢在心》。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人類一生當中最為基礎且重要的生產生活物資,從漫長的歷史歲月走來,我們便在為糧食而努力爭取,我們有過吃不飽的年代,也有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豐產的年代,走到現在,我覺得能夠在糧農集團工作是我的一份幸運與榮耀。
面對糧食市場新發展新形勢,面對百億糧農偉大目標,我們應該如何實現糧農夢的新跨越呢?除了堅定的信念,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敬業、責任”四字。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分量不輕、內涵豐富。
何為敬業,我想首先要做到忠誠,那便是對公司要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對糧農要常懷感恩之情,感恩企業給予我們建功立業的平臺,感恩公司給予我們安身立命的薪資,感恩領導和同事給予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唯有此,工作中才能自主自發。
孔子稱敬業為“執事敬”,朱熹解釋敬業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如何在糧食行業鑄就自己的夢想?首先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千百年來,愛崗敬業的優秀人物層出不窮: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發明了刨子、曲尺、墨斗等工具,是工人立足本職、鉆研創新的典范;李時珍遍嘗百草、嘔心瀝血而寫成《本草綱目》,是科學家工作嚴謹認真的體現;周恩來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領導干部公而忘私的楷模……時至今日,仍不斷涌現忠于職守、精益求精的敬業者。
我在售后服務崗位工作,售后是為“最后一公里”服務的,是聯系各部門的樞紐。從營銷前的安排部署、物流分配的過程控制,再到庫存管理,幾乎在糧食營銷的各個環節我們都會接觸到,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是專人負責,始終微笑服務每一位顧客,高效處理每一筆訂單,保證每一筆訂單的產品安全,為了客戶在第一時間收到產品,我們多次組織配送人員晚間裝貨,凌晨配送,在規定送達時間前到達并擺放整齊;所有的售后網點工作全年無休,以客戶需求為第一;夏季40多度的高溫,大多數人選擇呆在空調房里,而我們的物流人員、裝卸人員在溫度高達45度以上的配送車上奔波著,在地表溫度50以上的室外一袋一袋的裝卸著,沒有抱怨、沒有掉隊,堅持作業。
著名華商李嘉誠曾說:“敬業的人一定樂業,樂業的人必然成功。”這正是愛崗敬業的最高境界——樂業,因為人們能夠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獲得快樂和認同。
工作是平凡的,使命是偉大的,不論我們的工作崗位是高是低,無論我們的工作任務有多繁重,我們都應該認真且專注的完成,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對待每一項細節,以擔當的精神,將責任扛在肩上。我們每一位糧農人只有在平凡的崗位上勇于擔當,日復一日,兢兢業業地將加工好的高質量米面油服務市場,讓更多的人吃上放心的食物,才能以平凡的崗位匯聚,承載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人的一生不可以碌碌無為。在集團公司打造百億糧農的發展戰略期,讓我們匯聚糧農人的合力,手挽手,肩并肩,鑄就堅苦創業的經典,扛起責任重擔,義無反奔向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