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糧食工作者,大家對扒谷機這個設備并不陌生,它在散裝糧食出入庫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運行狀況直接決定著出入庫的工作效率,為了解決外購廠家生產的扒谷機在使用過程中頻繁出現電器和機械故障、維修不方便、實用性不強等諸多難題,陜西糧農集團(黑龍江)西瑞米業公司生產部副部長汪德君師傅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結合多年來豐富的實踐經驗,主動探索,大膽創新,在電焊工和電工的配合下,從設計、原材料采購、下料加工、焊接組裝、電器設備安裝和調試運轉等歷時12天制造出了一臺全新的扒谷機。
這臺自主研制的扒谷機遠遠低于市場價,購置一臺扒谷機需要7.6萬元。汪師傅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合計2.5萬元,每臺設備節約5萬元。目前已經加工了3臺,為企業節約15萬元。操作簡單,一名操作人員利用配備的兩組控制按鈕就可以實現設備自動行走,而且能夠180度全方位移動完成扒谷作業,每天可節約人力成本400元。結實耐用,所使用的材料和電器、電纜都是自行采購,材料貨真價實,加工過程全人工,拼接牢固,維修率很低。產能較高,每小時生產能力可以達到80到120噸,比其他設備高出20%。適用性強,設備自帶照明設施,有利于夜間工作,同時有防倒轉功能,使用安全性很高。
汪師傅研制的扒谷機吸引了部分生產廠家和虎林地區糧食同行以及鄰居單位多次來公司參觀,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后都給予很高地評價。
汪師傅不計得失,以企為家,用頭腦和汗水辛勤耕耘,他這種盡職盡責、銳意創新、樂于奉獻的精神和作為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員工的充分認可和贊揚,大家一致表示要向他學習,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點擊率: